【Jill安靜看世界】人品的價格

我從小就很怕麻煩,總會想盡辦法偷吃步。小到偷闖紅燈、垃圾不丟到垃圾桶裡,大到答應人家的事情想隨便做做、草草了結就算;總之,人生過得越省力越好。媽媽其實都知道,但我沒有因此受過任何打罵或指正,她最常說的是「妳的人格就值這樣嗎?」言下之意是,如果垃圾不丟到垃圾桶裡,我的人格就只有那幾公分的價值。

人格這麼虛無飄渺的概念,怎麼可能有辦法說服我?「到底什麼東西啦,人格又不能吃、不能賺錢、也不會幫我事情做快一點,別人都那樣也沒事啊」我總在心裡碎念。話雖如此,我還是一邊嘀咕、一邊照著她說的,把事情做到「對得起我的人格」。在這樣莫名其妙的壓力下,我竟然也慢慢變成聚會幾乎不遲到、在路邊看到人家腳扭到會折回去幫她叫計程車的人。

直到最近,我看到一位好友出書,我好像才慢慢明白這一切的道理。

那位朋友不是作家、不算名人,說到底也只是第一次出書的新人。出版社保守地印了一般的量, 反正書市這麼不景氣,先賣賣看再說。沒想到首刷不到三天就完售,緊急再刷;意思就是說,搞不好有些書都還來不及在書店上架,庫存就賣完了。看過日劇《重版出來》的話,就可以知道這有多驚天動地。「發掘到像彗星一樣亮眼的新人,出版社應該笑到合不攏嘴吧!」我在心裡這樣想。好奇地問朋友:「你是怎麼做到的啊?」想不到他竟然跟我說「靠人品吧」這種完全沒有建設性的答案。

先提供一些背景資訊,這位朋友受醫科訓練、邏輯清晰、思慮縝密,平常不是會噴垃圾話那種人、也從來沒有講些言不及義的理由搪塞我。所以⋯⋯莫非他說靠人品是認真的?我仔細地看了他在社群媒體上的宣傳軌跡,其實真的也沒有做什麼大張旗鼓的宣傳,只有一支影片、沒有直播、沒有抽獎或贈書、沒有KOL站台(對,這些我自己出書時全都用盡洪荒之力地做了;但就銷售結果來說,根本還是連他車尾燈都看不到)。他只是分享書的銷售資訊、公布新書發表會日期,甚至還說書有沒有簽名也不重要,但超多人tag他。除了推薦人之外,超多臉友主動分享、不知多久以前的房客也來推薦、甚至有名人未讀先推。我想,他平常一定對這些人都毫不吝嗇地給予幫助。而幫他宣傳,只是這些人回報的一點方式。

日劇《重版出來》裡面也是這樣演。劇中的出版社社長座右銘是「隨時行善」,他身為社長卻每天搭電車上下班、住簡單的房子、過簡樸的生活、西裝筆挺地在路上幫人家扶腳踏車,只因為他認為累積福報,才能遇到好書;而連中獎的彩券都不去兌獎,因為要把累積的福報全部用在「出版品大賣」上。戲劇總是有點誇張,但這一次,我覺得好像有些道理,在這位朋友身上尤其明顯。

廣義一點來說,會不會我們人生中很多事情都是這樣呢?蕭敬騰成為巨星跟他樂善好施會不會有關係、某某人業績好是不是因為他總是樂於助人、某某公司可以度過危機是不是因為客戶比較願意購買有品格、對員工和環境負責任的產品?

這麼說來,或許跟品牌一樣,人品是有價值的啊!

我們都是平凡的人,追求多高尚的人品或許有點遙不可及。盡可能做個善良的人、做對社會好的決定,或許會是可行的開始。

Jill 張瀞仁

只寫了一本書的作者、不喜歡講話但好像可以激勵人的演說者、非營利組織工作者、跨國團隊管理者。 不折不扣的內向者。 喜歡閱讀與搖滾樂、喜歡球場上的人生智慧、還有甜食。
ig-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