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齡女子碎碎唸】再平凡都能觸動人,相信文字的治癒力

「講故事和創作,有治癒的能力。」

這是日劇《半分、青い》(港台譯:半邊藍天)中飾演漫畫家的豐川悅司向徒弟鈴愛所說的一番話。那刻鈴愛剛因為告白被拒而傷心欲絕,老師卻鼓勵她把心中的鬱悶統統畫出來。「快快畫吧!是現在了。你知道嗎,講故事和創作有治癒的能力。你就趕快把心裡的感覺一一畫下來吧,我知道這會是一部出色的作品。」

我是個比較擅長用文字表達的人,小時候會寫日記,還會跟一兩個知心友交換信件。長大後由初戀到失戀也有用網誌記錄,當時以為是世界末日,現在回看只覺得整件事好青春(笑),但文字的確拯救了那時的我,讓我能躲在自己築建的空間裡靜靜療傷。直到現在偶爾跟另一半吵架,我習慣事後給他發長長的訊息。因為爭吵時會吐出很多傷害對方的話,當我改用寫的方式表達,理性能助我壓過怒火,也讓彼此有更多空間去沉澱事情,回復理性討論。

文字的治癒能力,我早就領教過了,我想這也是我自小就喜愛寫作的原因。但這種治癒感多少是向內的,文字讓我有抒發情緒的出口,而過程中只有我跟自己對話。

最近我開始有個想法,就是我的文章是否也曾治癒過某些人呢?前年5月,我以Hey!Mama之名在女俠ina初次啼聲,文章名為〈39+1〉,意外地得到不少迴響。之後也有寫到一些跟年齡有關的題材,像是《四十歲的人生,我就想來點不一樣》以及《皺紋爬上了臉,我仍然覺得自己很棒》,同樣得到大家的喜愛。

我問自己憑什麼呢?坦白說,很多時候我都覺得自己寫的東西好像沒什麼養分,真的會有人想看嗎?但原來這些我自以為平平淡淡,索然無味的日常,還是會讓某些讀者有所共鳴。

平凡,原來也是個賣點,終究活在地球上的,大部分也是像你我一樣的普通人吧。我們會對生活感到困倦,會覺得迷惘。我們想改變,想跳出舒適圈卻又缺乏踏出去的勇氣。回想起來,我的文章好像還挺多這樣的感嘆。我有時也擔心自己寫的東西太多負面情緒,我不想讓人家覺得自己老是在抱怨,也生怕這種消極情緒會感染別人。但每當我看到讀者們的留言,甚至轉載我的文章,我就知道天下之大,有如此煩惱的並非只有我一個。

又好像我寫關於戒斷媽媽病,就發現大家在養育孩子方面也面對著各式疑難雜症,抓狂程度甚至足以拍成過百集的長篇劇;再到近期分享我非常欣賞的女演員樹木希林,以及笑中帶淚的日本銀髮族「川柳詩詞大賽」,讀者們的回應也很正面,只能說可以跟大家分享這些曾經感動我的事情實在太好了。當我以為在這裡撰文旨在讓自己有地方抒發,事實上亦有人因讀了我的文字而感到被了解,覺得感同身受。我的想法跨越了地域,跟地球另一端的讀者們接通了。

當然,也有好些文章反應只是一般,當下也會有點氣餒。但再想想,哪怕只有幾個讚,至少也代表有幾個人讀後有所共鳴、有所啟發。當我想到這裡,就覺得再平凡的文章,只要有一個人看,還是有它存在的意義。

這也是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

最後想跟大家分享一則日本西武SOGO百貨的新年廣告:

(文案翻譯摘自Facebook粉絲專頁:ShuShu自由研究所)

「當收據成為了希望的清單。

行李箱 662個
口紅 76,175支
浴衣 475件
高跟鞋 1,001雙
嬰幼禮盒 566組

以上是2020年6-11月
西武店舖及賣場的販售數字。

2020年因為疫情,行動受到限制。
即使如此,為了將來能自由旅行的那一天,
還是有662位客人購買了行李箱。

即便戴著口罩還是想化個美美的妝,
有76175位客人抱著這個想法購買了口紅。

夏日的祭典雖然都取消了,浴衣仍賣出了475件。

為了將來有一天能重新瀟灑帥氣地走在街上,
有1001雙高跟鞋被賣出。

有556組嬰幼禮盒,全力祝福著新生命的誕生。

總是好像在原地踏步的每一天,
也有著努力想過得更快樂的人。

百貨公司所販售的,客人所想要的,
都不僅僅只是物品。

百貨公司所販售的,是希望。」

都説好的文案可以有治癒人心的能力,看似平凡無奇的收據,配上淡淡的文字和畫面,讀後卻能溫暖人心,感覺又多了點走下去的力量。尤其疫情持續已一年,當大家似乎還沒能看見厄運褪去的日子,這則廣告提醒我們,即使日子再難過,也不要忘記讓自己過得快樂。黑暗中還是有希望的,就像片中那堆令人心酸的銷售數字,從生意角度來看也許不堪入目,卻又藏著人們在疫情下努力過活,以及對往後生活重回正軌的期盼。

我曾當過八年廣告文案,大概是職業病吧,總是不期然被文字所吸引,也一直希望能寫出讓人動容的文案。以前覺得改變世界這事離我好遠,我只是個平凡的小女人,沒有什麼很遠大的夢想,也沒有什麼過人的才能。這刻,我卻慶幸自己至少還能寫。我未必能寫出流芳百世的文案,但只要我寫的東西能讓一個人有所共鳴,那麼我也算做著改變世界的事,哪怕只是一點點。

改變世界或許沒有想像中難,就靠我的一雙手,一枝筆。

Hey!Mama

香港全職媽媽,前廣告公司文案。掛名自由工作者,實際上生活一點也不自由。現時兼職、寫稿及育兒三線進行中,努力在帶孩和工作死線間尋找平衡,苦中作樂。
ig-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