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家。回到家打開大門,放下鑰匙、脫了鞋,放眼望去這個用一輩子的辛苦換來的空間,或是尋尋覓覓找到的棲身之所,讓你有什麼感覺?放鬆平靜,神清氣爽,或是擁擠雜亂、坐困愁城?
每個家都有自己的故事,從破洞的襪子、塵封的烘焙用品,或是想學卻沒時間的日文學習書,都說著這個家庭成員的故事。
只不過,多年累積的物品帶來的不只是雜亂而已,更影響健康。
發表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通報(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的研究發現,人們如何描述自己的家,可以反應他們的居家空間是療癒或充滿壓力的。當女性描述自己的居家壓力指數較高時,體內被稱為壓力荷爾蒙的皮質醇也比較高,一整天的憂鬱情緒也比較高。
波士頓大學社工系教授斯蒂基(Gail Steketee)接受《預防雜誌》採訪時表示,居家雜亂超過負擔並不罕見,這時候焦慮就來敲門,「我該怎麼清?從哪裡開始?我沒辦法斷捨離怎麼辦?」
丟掉焦慮,捲起袖子,整理可以讓你變強大。因為整理牽涉決策技巧,在整理過程中,要丟要留,又是為了什麼,幫助你更了解自己。
你要做的就是把東西丟掉,而不是學習更多的收納技巧,把東西東折西塞、挪來挪去,東西還是會一直在那裡。
萬事起頭難,東西不丟不會自己消失。家裡最難丟的物品可簡單為分為有用的、美麗的和有紀念價值的。
有用的物品實用、具功能性,我們每天都要使用。日本財經作家勝間和代說,「物品存在的意義是使用,不再使用的物品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這種標準其實已經很嚴厲,但偏偏家裡有用的東西還是太多。多數的人可能擁有看似有用,但其實派不上場的東西。如在不同場合受贈的各式水壺;妄想要好好做早餐買的鬆餅機;為了重要場合穿的昂貴衣服,這些購買時覺得有用的東西,卻總是待在櫥櫃的最深處,直到清理時才被發現,這些東西都應該從你的眼前消失。
有些很貴,我知道,但知道自己買錯了,它其實沒你想像的實用或會使用到,是一種瞭解自己的學習,你學到了自己就是這樣的人,不會早起做早餐、重要場合並不多⋯⋯,這是一個重要的收穫,謝謝自己,也對即將遠去的東西說再見。
第二種不具實用價值,但很美麗,具欣賞價值,我們往往也難以割捨。但這並不代表具有一點藝術成分、手作或有設計感的東西,都應該放在你家佔空間。
十年前出國旅行狂買的手繪明信片,你現在已經沒有感覺;或當時被手作人理念感動所買的皮雕一直放在抽屜裡,或是去花東旅行海邊撿的石頭,這些其實只是好看一點的雜物而已。
如果還能讓你悸動,帶來靈魂的安慰與滿足,它們應該被好好擦拭,放在家裡醒目的地方好好展示與欣賞,其他的應該讓它們離開。
最難丟的,往往就是有紀念價值的。
例如,朋友贈送的禮物、第一次收到的情書,小孩幼稚園用色紙做的康乃馨,我們擔心丟掉東西,就是丟掉某部分的自己。
事實上,《簡樸生活的實踐》作者潔伊(Francine Jay)解釋,回憶、夢想和志向並不存在於物品中。我們擁有的東西並不等於我們,行為、思想和所愛的人才是。熱情已退嗜好、未完成的志業,那些殘骸已經挪開,騰出空間給新的可能性。
而且,捨不得是偽裝的浪費。我書很多,書架上裡裡外外一層堆一層,許多書壓在下方,開始泛書斑,也曾經買過兩本一樣的書,只因為找不到。自從賣以及丟掉超過一半的書之後,舊書重見天日,每一本書被好好陳列,常常看到也就會拿出來重讀。我才發現,每個人能夠管理的物品其實是有限的,一旦超過,就會陷入混亂。
整理的技巧很多,各種書籍、影音、資訊不可勝數,越整理會越得心應手,因為你更了解自己。
丟東西不是失去,是重新撿回自己,從整理的過程中,幫助你重新釐清自己,你知道對你而言,什麼是豐足、什麼是足夠、什麼是重要,而你正在過豐足的人生,那不是物品所能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