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腳踩在土地上】必收森林系APP,自備認識大自然花草動物的小幫手

一起來當個自然學家

iNaturalist

iNaturalist是由加州科學院(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及國家地理學會(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合作開發的免費應用程式,透過全世界40萬名科學家、自然學家以及各地的會員們一起創造的物種鑑識資料庫。不像大部分APP只有單一物種,iNaturalist利用AI辨識系統,可以鑑定植物、昆蟲、鳥類、魚類、爬蟲類、哺乳動物等不同物種;還能單純使用錄音來記錄鳥類,是很受大自然愛好者歡迎的觀察APP之一。

iNaturalist另一個強項是透過社群的匯集互動,大大地擴增了物種的資料庫,藉由台灣的使用者不斷增加,所以從APP打開台灣的地圖搜尋,都可以看到你想查詢地區的昆蟲花鳥等資料。假使發現不常見的物種,也可以在iNaturalist的社群中互相討論或接受會員們的物種辨識建議和鑑定。

不只是記錄和討論,還可以參與由公民科學家所設立的活動或專案,一起關注特定區域物種,很多學校和團體舉行自然科學相關的活動時,也會善用這款APP。

打造自己的自然科學博物館

Seek

和iNaturalist同一個設計團隊研發的這款APP,主要是透過挑戰機制,鼓勵大家踴躍辨認大自然裡的不同物種。 玩法之一是鎖定區域後,會出現當地較常看到的物種,先有個概觀,然後就可以實地觀察該區域的昆蟲、植物、動物;另一個模式是主動出擊,當發現一個自然物種時,透過手機拍照辨識,就可鑑定相關資訊,並且能兌換成徽章。完成每一個階段的挑戰,依序進階。一開始使用時,我瘋狂拍攝附近的昆蟲和動植物,連躺在沙發上的小狗(鑑定名稱:犬)也被我拍下上傳換了一枚徽章。

比起iNaturalist,這款APP可能是為了鼓勵兒童多認識大自然而設計的,但身為成年人的我為了換得徽章,也是玩得不亦樂乎。

形色識花識別植物

PictureThis

自從迷上植栽之後,為了想要更瞭解植物,我經常使用PictureThis來辨認植物,並取得相關資料。它對植物的辨認效果比iNaturalist更加強大,提供更為詳盡的養護栽種細節(土壤、水分、陽光、季節、施肥、採收等),也有感性的資訊,如花語、植物的文化等⋯⋯我很喜歡它還收錄了對於貓狗是否有毒的提醒,畢竟就算拈花惹草,也不希望因為無知而傷害到寵物的健康。

自從用了這個APP,增加不少對植物的認識,甚至連「不知名」的野花也叫得出名字,自我感覺良好多了。照顧植物,除了愛心,也要有專業知識的輔助,讓植物們也都能好好地享受這一生。(此為付費APP,初次下載可享七天免費試用)

同場加碼APP:Picture Bird
可以用相機和聲音,提供鳥類鑑定與資料

Trisha 陳惠君

女俠ina社群平台創辦人;資深廣告導演;勵志傳記《 小短腿來了》共同作者;電影《一起衝線》 編劇 / 導演。樂於體驗生命的意義和宇宙的真理,活用自由與愛,分享與創造不同可能。
facebook-default
ig-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