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過越喜歡的生活】吃快樂的食物沒有罪

當你受傷了、受苦了,轉向食物填補空洞,大家都希望人生是這麼容易,但偏偏不是。

食物的確可以療癒我們,賦予我們精力,給我們能量。

日本國寶級料理家辰巳芳子說,吃東西等於呼吸,一日三餐、一年365天,每一餐都等於生命的刷新。

她解釋,我們吃進去的食物,不僅僅是吃進熱量,而是會和身體進行交換,成為身體的一部分。

食物帶來的愉悅不僅是生理現象,更來自心理的滿足。《感官之旅》作者艾克曼(Diane Ackerman)認為,食物成為愉悅的來源,源自兒時的記憶。

我們首次感受到快樂,是來自母親的乳汁,伴隨著愛、安全感、撫觸、幸福一起進入口中,而後母親會親手餵食副食品,甚至在口中咀嚼後,再將食物餵進口中,這種強烈的記憶在心中不曾消退。

及長,我們和別人有情感交流,朋友在家裡款待的一餐有象徵性意義:「食物滋養你的身體,就像我滋養你的靈魂一樣。」

在日本作家吉本芭娜娜的小說《廚房》裡,女主角出差至伊豆,吃到「好吃到一個人吃會有罪惡感」的炸豬排飯,千里迢迢飆計程車送去給男主角,把沉浸在喪母悲痛的男主角拉了回來,「即便像螻蟻一樣潦倒,還是要做飯、要吃、要睡,必須活下去。」

就算從腦科學來看,當我們品嚐到印象中的食物,大腦的獎賞系統會啟動,中腦的腹側被蓋區(ventral tegmental area)會分泌多巴胺,快樂就會連線。巷口的鹽酥雞、傍晚才出現的蔥油餅,感冒時媽媽煮的暖暖雞湯,都會連結大腦深部的美好回憶。

放下食物的好壞,你可以享受食物。也沒有所謂的「作弊食物(cheat food)」,吃到油炸、高糖、高油的食物,就充滿罪惡感,勉強自己吃無滋無味的食物就覺得自己得分,我們不需內建食物警察,食物更不需要負擔道德上的責難。

雖然食物能撫慰我們,但食物不是特效藥,不能修補、矯正已經發生的事。

累了,你應該放自己假,放空耍廢、什麼都不做都好。

受委屈了,哭泣、獨處和信任的人聊聊都好。

餓了,就應該好好吃東西。

遺憾的是,大腦的獎賞系統在現今過量飲食環境無法好好運作,我們的眼睛、大腦時時刻刻受刺激,不餓不渴也渴望。

而且吃得不理想,也會讓你無力沮喪、沒有元氣,要和疲憊、失眠作戰。

受苦的時候食物很重要,怎麼吃也很重要,許多人無意識地大吃,但也有很多人完全吃不下。在這關鍵時刻如何好好地吃?

一、必須美味

古人嚐百草,得知哪些可以吃、哪些有毒,因此形成飲食文化,憑藉的標準就是美味。

用全身的感官如味覺、視覺、聽覺等去體會食物,不要囫圇吞棗,香氣、鮮味撫慰身心疲憊,連細胞都能感受到喜悅。

從另一個層面看,當我們能夠放下一切,投注全部注意力,並好好享受,就算只是「吃」這樣的行為,也能提醒我們,抓住痛苦不放,並不符合最佳利益,我們在此刻感受脆弱、委屈,但我們終究能放下,不需要讓這件事影響你一輩子。

二、吃真的

這時候你需要來自土地的力量,需要真實的營養,減少添加物的干擾,也就是那些直接來自陸地、海洋或空中的食物。

《真食物的奧秘》作者普朗克(Nina Planck)提出,真正的食物必定歷史悠久,就是人是吃了數百萬年的魚、肉、蛋等。有些食物晚進才出現,但也吃了數千、上萬年,如東方的味噌、豆腐、西方的奶油等。由此定義來看,氫化但模仿奶油的反式脂肪,就不是真正的食物;市售的還原果汁也不是果汁。

什麼是真食物?就是進入大賣場,靠邊站的,也就是需要插電的生鮮食物。不需要插電的加工食品通常會在中間排排站。

三、善用食物的療癒力

選擇好食物,可以有能力面對未來辛苦的日子。食物中有許多營養素有益於情緒,幫助你好過一點點。

例如抗氧化物可以對抗壓力、減少自由基,幫助身體更有能力處理壓力,抗氧化物高的食物就是各色的新鮮蔬果、全穀類等。

而有些食物讓你心情好一點。因為食物可以影響神經傳導物質——如正腎上腺素、多巴胺、血清素等,如香蕉、雞肉等。

面對艱難的時刻,食物能夠給你助力,而非讓食物主宰你的心情、心智,低頭猛吃接下來會轉換成小腹肥肉的食物,因為你相信,食物會讓你的生命更強大,只要你願意。

黃惠如

深耕健康醫療新聞超過20年,曾任《康健》雜誌總編輯,曾獲國內外多項新聞獎項肯定。她習慣爬梳最新醫學研究,變成可親的語言,傳達給讀者,並身體力行,因此明瞭實踐的難處與益處。現為斜槓中年,寫專欄也擔任瑜伽老師。著有《不減肥才能瘦》、《慢老》、《走吧,有些遠路是必須的》等。
ig-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