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有小孩嗎?」
有差別嗎?我覺得沒必要問這個問題。
我知道自己不孕時,經常躲進廁所哭。幸好,我走過來了。現在它代表我的身分。
每次我說自己沒有小孩,我就知道,接下來對方會提出奇怪的問題。
從許多指標可以看出我們的社會有支持女性生育的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一項指標或許就是,以「妳有小孩嗎?」作為破冰問題的場景無處不在,社會大眾也普遍能接受。我們要如何將不生或無後這樣的現實,融入社會論述裡呢?我們不會詢問別人的宗教信仰,也不會詢問某個人有沒有性生活、性伴侶是誰。但初次見面就詢問對方有沒有生小孩,卻是標準的社交程序。現在你應該很清楚了,對很多人來說,要回答這個問題既不容易,也不是好事。
在日常生活中遇見認識的人、商販、同事,以及與親朋好友往來,詢問有沒有小孩,常是初次見面的社交話題。雖然不見得每次談話都會很順利,但冒險聊一聊選擇不生或無後的觀點,對減輕汙名化和刻板印象是有幫助的。
在被問到有沒有小孩時回答「沒有」,感覺就像室內的空氣被人給抽光了。接著通常會有一陣耐人尋味的停頓,大家都想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當媽媽的人心裡可能在想,哎呀,真好奇她為什麼不生?可是我知道不該這樣問。現在該怎麼辦呢?不是媽媽的那個可能已經準備好,等著當媽媽的出言鼓勵、批評或表示同情。沒有人知道該說些什麼。
那個耐人尋味的停頓是個絕佳的時機點,非媽媽可以將話題互動,像跳舞一樣引導到自己選擇的方向。我們免不了會被問到這個問題,而我們的優勢在於我們已經知道答案。所以,何不依照自己想要達成的目標和當時的心境來回答,用體貼的話語展現出自重自敬,並且拯救那些語塞的提問人呢?經過準備和練習,我們可以讓對話發生的舞池變得平順。
當媽媽的人也可以仔細留意對方聽到這個問題的反應,小心地用好奇心來填補這個耐人尋味的停頓。談話時尊重對方,能讓資訊交流更順利,開啟一段真誠的對話。
非媽媽們一起聊天,能藉機一同有效地探索、支持和理解彼此。我們要留意彼此擁有相異的個人境遇和反應,同時也可以找出共通點,並向不同年齡層的非媽媽學習。
問題在於,我們大都不知道,在那個耐人尋味的停頓時刻,該說些什麼或做些什麼。即便我們試著去填補停頓,也一定會在發展新技巧的過程中失言。可是,無論我們有沒有孩子,若想要更完整地結合女性在世上的各種身分和生活方式,該做的事就該去嘗試。
所以我們要怎麼對談呢?以下提供一些想法,以及建議做法和不建議的做法。
非媽媽與媽媽的對話
我們這些沒有小孩的人,可以試著融入以家庭為中心的外圍人際關係,可以只與其他不生或無後的女性族群往來,也可以將兩種關係適度融合。共融是對每個人都有好處的做法。
多年來我用盡心思回答有沒有孩子的問題,心情上有害怕也有困惑。要說實話嗎?如果說實話,我在不知道對方會怎麼反應的狀況下,就要暴露自己的真實情況。如果輕描淡寫,和我對話的媽媽可能會以為我不喜歡小孩。如果聊寵物,她可能用孩子和寵物的故事和照片來當擋箭牌。我會用直覺判斷提問者屬於哪個類型,並依照當時的心情,或別人認為我應該有什麼感受,來決定要假意周旋、三緘其口還是坦誠以待。遇到有沒有小孩的問題和給出答案之間,我會使出這個假動作來揣測對方,但那短短的瞬間總有些尷尬。
每次回話我幾乎都會說出一些自己並不喜歡的調調:
「我沒有小孩,但是我真的很喜歡小孩。」
「我們嘗試過,但是沒有成功。」
「我沒有小孩,但是我的甥姪輩很優秀。而且我很疼我的毛小孩。」
是的,這些話都是真的,可是為什麼都有防衛語氣使用的「但是」呢?
我曾經替一個詭計多端的辯護律師工作過,他很喜歡提出一些粗魯無禮的私人問題,但大家幾乎都會回答他。他告訴我:「千萬別忘了,有人問問題不見得就要有人答。」
也許妳覺得很心酸,起了戒心,或是覺得被打中弱點。也許妳沒有心情解釋自己的處境。也許妳寧願談論其他事情,只要是其他事情,什麼都好。坦白說,妳絕對有權迴避這個話題,因為那跟別人無關,是妳自己的事。
知道情況的人當然不會問妳有沒有小孩。他們會直接或私下仔細問妳狀況如何、想怎麼做,以及是否有生小孩的打算。此時妳可以選擇:完全迴避這個問題,或是與提問的人就問題互動。
我想,不管是迴避還是互動,兩種策略最好都要熟練。因為有些場合要用一種,有些要用另一種,而且經常同時派上用場。要確保被問到避無可避的問題時,隨時都有不一樣的策略可以使用。這一生當中,妳會不斷遇到被人詢問有沒有小孩。
以下有幾種閃躲問題的方法:
誘導轉向法
向妳提問的人很有可能有小孩。如果妳真的感興趣,可以問對方的小孩怎麼樣。如果沒有興趣,可以轉移到比較不那麼私密的話題。
舉幾個例子:
「沒猜錯的話,妳是媽媽吧?妳有幾個孩子?是怎樣的孩子呢?」
「我沒有小孩。我也是最近才搬來這裡。妳在這裡住多久了?這裡有沒有妳最喜歡去的地方?」
「我猜我們可以找到一些共通點。我非常關心和環保/成人識讀/烹飪有關的事情。妳呢?」
發揮幽默並轉移話題
如果妳個性幽默而且身處適當場合,發揮幽默感能幫妳輕鬆擋開話題。
舉幾個例子:
「我還沒找到夠格當孩子的爹的人。妳是在哪裡認識另一半的?」
「我們還在努力做人。如果有好消息我會告訴妳。我們最近也在練兵乓球喔,你們會打乒乓球嗎?」
「我的兄弟姊妹早就說過,要我千萬別生小孩,我答應了。妳有兄弟姊妹嗎?」
賓州州立大學教授克里斯多福.克勞森(Christopher Clausen)為《美國學人》(The American Scholar)撰寫過一篇名為〈玩具國裡的不生一族〉(Childfree in Toyland)的文章。他在文中分享了兩種迴避他人詢問是否生小孩的幽默辦法。他回答:「如果確定自己能跟你一樣,生出優秀的孩子,我會立刻生一個。」他說:「比起隨聲附和的話,大部分的人都更喜歡聽對方吹捧自己。不過糟糕,對自家父母,這招可不怎麼管用。」
我很喜歡這個方法,因為它也很適合用在當妳認識又真心喜歡某人的小孩時。朋友的孩子裡,我能想出許多我會想要關心、想知道他們近況的人。
克勞森繼續描述他的太太是怎麼對付煩人的親戚。「我爸爸一直都是想講什麼就講,有一次他把我太太拉到旁邊,帶著試探的語氣突然說出:『克里斯應該要給妳一個孩子的。』她回:『那樣的話,我會立刻把孩子還給他。』我的爸媽再也沒有提過這個問題。」
趕快逃走
有時候,不管原因為何,妳就是只想盡快脫離這場談話。這不是沒禮貌,妳只是在照顧好自己。
舉幾個例子:
「不好意思我要離開一下。我想去洗手間。」
「抱歉,我發現有人在找我。」
「我需要添點飲料。需要幫妳拿點什麼嗎?」
現在不管我覺得對方有沒有小孩,通常都會主動和別人討論這個話題。我會先問她們。那樣的話,我可以自己選擇時間點,還有因為人際互動是互相的,所以她們會反過來問我有沒有小孩,讓我可以掌握下一步。我爭取到一點時間,防衛心比較不會那麼重,對於接下來的對話能有更充分的準備。
我喜歡談無後生活的可能性。當我們準備好了也樂意這麼做,與他人分享我們的經驗和身分認同,能為我們打開大門,開創從前所沒有的理解和關係。我們可以讓別人知道沒有小孩是什麼樣的經驗,試著讓對方產生切身感受。我們也能理直氣壯地以女性的身分,展現出與傳統不一樣的性別角色。嘗試互動同樣也有潛在風險,所以請不要勉強,要準備好讓妳從對話撤退的策略。
以下是與他人互動和開啟對話的一些方法:
迂迴地談論這個話題
開啟無後話題的方式中,風險最低的一種就是圍著話題的邊緣繞。
舉幾個例子:
「沒有,我沒小孩。妳知道還有誰沒生小孩嗎?」
給她們一點思考的時間。她們當然認識,只不過以前可能沒有人問過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媽媽和非媽媽想要聊這件事,更是不容易。我們有些人想生小孩,有些人不想,但界線通常沒有這麼明確。妳常常有機會和沒孩子的人直接聊這件事嗎?」
這樣的機會可能少之又少吧。等對方回答後,妳可以再接著問:「妳覺得為什麼會這樣呢?」
分享數據或其他無涉個人的實際資訊
提出數據和事實,是以積極態度大略討論一下這個問題的安全方式。
舉幾個例子:
「妳知道女性與男性平均薪資比是八十一美分比一美元吧?但結了婚家裡有小孩的女性,只有七十六美分,沒有小孩的女性有九十六美分。」
「根據世代不同,最高有兩成的女性不會生小孩。跟我們一樣的女性很多,而且我聽說預估下一代人數會更多。」
「妳知道嗎?慈善機構很愛沒有小孩的人。」
聊別人的經驗
如果希望和別人聊無後生活時對話更流暢順利,這個時候,不聊自己的經驗,聊別人的經驗會比較容易。
舉幾個例子:
「我最近讀到,有一對沒有小孩的夫妻完全在網路上工作,同時在世界各地四處旅行了兩年。妳能想像過那樣的生活嗎?」
「我的姊姊沒有小孩。她一直沒認識想要一起生小孩的對象。她是幼稚園老師,一輩子忙著教小孩讀書識字和算數。妳的小孩有沒有老師是沒小孩的人?」
「我認識一位有點年紀的女性,她剛剛成立了一項獎學金,用來資助無家可歸的女性。我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做像她一樣的事。妳覺得呢?」
透露一些自己的經驗
當妳想要把話題帶到比較個人的層次時,需要有人先跨出一步。從妳自己開始,妳就可以引導話題的走向。
舉幾個例子:
「我沒有小孩,我覺得應該和妳的想像不一樣。」如果對方上鉤了,妳可以告訴他們一些妳發現的優點和缺點。
「我很喜歡我們學校的圖書館員,我很確定她也沒當媽媽。除了妳的父母之外,妳小時候有沒有誰是妳人生中的重要楷模?」
「我喜歡把『媽媽』當成一個動詞。舉例來說,我在職場上指導十幾個剛踏入這一行的年輕人。除了妳自己的小孩,還有沒有誰或什麼東西,讓妳像媽媽一樣照顧?」
扭轉局面
把焦點轉移到對方身上很有用,可以了解對方是否感興趣及是否願意參與。保持心胸開闊,帶著一顆好奇心,也許能開啟一些有趣的對話。
舉幾個例子:
「那是很私人的問題。妳為什麼這樣問呢?真的,我很好奇。」
「我說假如,不管什麼原因,妳有一個小孩沒有生小孩呢?妳會怎麼想?」
「我們來假設,妳有一段時間是沒有小孩的。妳會用什麼不同的方法過生活呢?」
有一天我問我媽最後這個問題。她的目光飄向遠方,她告訴我,她會去念英國文學博士,在大學教書。然後她盯著我看,眼裡露出害怕的神情。
「那並不表示我不想要妳和妹妹們。」
「我知道,」我告訴她:「我很高興妳能想像另外一種人生。也許妳現在可以用不同的角度看待我的世界了。」那是我和媽媽有過最真誠的一次交流。
有時候學習專家的方法會很有幫助。
2016年4月,網路廣播節目《寸陰若歲》(The Longest Shortest Time)3 的共同製作人希拉芮.法蘭克(Hillary Frank),邀請美國公共廣播電臺節目《新鮮空氣》(Fresh Air)的採訪大師泰芮.葛羅斯(Terry Gross)上節目受訪。主題呢?就是無後生活。葛羅斯在訪談中回答了一連串的問題,包括她有沒有想過要生小孩(沒有)、如果有小孩她會是怎樣的媽媽(不得而知)、無後有什麼好處(她很獨立而且在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她喜歡小寶寶嗎(她比較喜歡可愛的狗狗貓貓)、老了以後誰來照顧她(她還沒有計畫)。然後,在節目進行整整四分之三之後,葛羅斯問她能不能提個問題。法蘭克答應了,然後她聽到了後來她說「超恐怖的私人問題」。
葛羅斯問:「妳有沒有對有小孩的生活猶豫懷疑過?」(法蘭克有想過。)
這個問題提出來以後,傳統的一問一答模式變成比較有來有往的對話。這是怎麼發生的呢?我想那是因為,葛羅斯在回答法蘭克的問題時,顯露出自己的弱點並坦誠以待,數度透露自己的個人資訊。就在那時她提出了探索性的問題,讓她們找到能取得共識並互相對照的地方。儘管葛羅斯是以她身為專業提問人的經驗仔細考量風險,但她還是冒了一次險,而冒險這麼問的好處是能讓兩個人真誠探索。她把對話帶回平衡的模式。
不管是遠見、計謀還是精心設計,除了那個問題,最後收尾也是葛羅斯說的。她將整段對談帶到她個人深信的一點:「當社會沒有這樣要求,大家沒有把生小孩當成義務時,在非強迫的狀態下,成為爸爸媽媽是很棒的事。為了不讓生小孩成為一種義務,我認為有些人必須選擇不生小孩,稍微改寫社會上的規矩。妳知道的,我們都值得喝采。」
當妳遇到有小孩的人來問妳有沒有生小孩時:
妳可以
•照顧好自己的個人需求。
•試著主導話題。
•不要在否定句後面加上「但是」。
•尊重自己的界線。
•承認並尊重自己和他人的人生有不同之處。
請不要
•回答任何妳不情願回答的問題。
•表示沒生才對、沒生更好,或反駁辯護。
•愧疚道歉、出言攻擊或批評。
本文摘自《不當媽會怎樣?》,作者凱特・考夫曼(大塊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