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師的診間室】做不到的事,不全是你的錯

「做不到的事情,練習說不,才不會不小心落入『都是你的錯』的圈套裡。」

有些事情本來就不是我們該做的、我們的責任、或者不是我的能力範圍內能做的,但如果我們因為太害怕拒絕、為了討好對方、為了證明自己、為了拉攏某個關係等,而硬著頭皮先答應了,接著如果做不到的話,或者做得不夠理想的時候,就會發現似乎變成了自己的責任。

1. 好像「做到才是應該的」,誰叫你都答應了,因此你必須要「說到做到」。

2. 好像你錯過了說「不」的時間點,一開始在商量討論的時候你沒有拒絕,通常他不會事後再持續問你能不能幫他了,於是這時候除非你要自己提出不再幫他,否則像是無法退出。

3. 好像你答應了,你就得去克服做不到的困難。既然你承包了,這接下來遇到的種種困難,就像是你這個承包商自己要解決的問題,一開始沒有講得那麼細的部分,也都像是你自己要面對解決的。

4. 好像做錯的話,你要承擔錯誤。既然你答應了,那麼你就有義務要做好,所以中間如果出了差錯,也是你造成的,於是錯的人就是你了,這時候可能會覺得自己好心幫忙,卻惹了一鼻子灰。

5. 好像你不是在幫他忙,反而像在做該做的。這種感覺最差,你明明本來是在幫他忙,對方應該感激,但一旦答應,開始做了後,就變成好像是你份內的事情,感激的表示漸漸少了,換來的是不斷詢問進度、各種追追追,各種關切。

我們對自己的能力衡量,有時候會受到情緒影響,而產生認知失調。由於太緊張、太焦慮或是太在意某些關係,可能會出現「我可以吧?」、「反正就幫幫他的忙」、「這樣他應該會更在意我吧」、「反正只有幾次而已」、「這樣以後他也會幫我吧?」、「如果不答應,以後就不找我幫忙了?」、「沒關係,我先把自己的事情擺一邊好了」、「沒關係,我有困難的時候再想法子好了」這些想法,其實,這些想法都是在自我說服,自我催眠,讓自己可以合理化去接受自己本來做不到的事情,也就是在勉強自己。

不舒服,是一個警訊。

做不到的事情,現在說不,總比未來裡外不是人好得多。

本文經由鐵人心理師許嬰寧授權刊登

初和心理諮商所所長、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研究所、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所,專長為人際議題,情緒困擾,親子關係,興趣為運動、旅行及鐵人三項。

許嬰寧
許嬰寧諮商心理師
初和心理諮商所所長,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所,專長為人際議題,情緒困擾,親子關係,興趣為運動、旅行及鐵人三項。
Loading...
facebook-default
ig-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