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沒有年齡限制,活著,本身就是帶著危險而存在的一段歷程。
死亡,在我很小的時候,它的名字不叫死亡,叫做「上天堂了」。街訪鄰居或者親人之間,有人離世,就會被稱作「不會回來了啦」「上天堂了」。慢慢的,從蛛絲馬跡的談論當中,才著間的把各式各樣的說法拼湊在一起,譬如「死掉了啦」「消失啦」、「上天堂」、「過世了」、「辦喪事」,種種的說法跟行為連在一起,逐漸形成死亡的概念。
後來到青春期,家人用來宣洩青春期孩子叛逆的方式,就是大聲嚷嚷說:反正以後死了,我們要孝順都來不及了。那時候,有一種死亡似乎是長輩的專利嗎?可是,新聞報導的可不是這樣。當然,慢慢也知道那只是家人作為一種情緒宣洩的說法。
一直到我的高中大學階段,死亡突然距離很近,在我高中時,一個悲劇的社會新聞出現在我的班級裡,大家都是17、18的花樣年華少女,班上那個同班女孩卻因為一個軍事作業的搜集資料而失去了她寶貴的性命。我記得好幾個授課老師在班上提及她,都忍不住落淚。我記得自己看著那些老師跟那一張桌子上總是擺滿紙鶴的位置,我想起了小時候親人過世的記憶,只是童年,沒有被允許發問與談論的空間,對於親人的死亡,沒有直接衝擊,但卻會感覺生活因為這個人的不存在而有了轉變。
死亡,沒有年齡限制,活著,本身就是帶著危險而存在的一段歷程。
後來,高中畢業之前,有一位老師告訴我們,畢業之後每一年的同學會,你會發現人數越來越少,每個人活著生命歲數是不同的。那是第一次有人跟我們討論生命這回事,心臟怦怦跳著,那已不是我在內心裡觀看這個世界的自言自語,而是有老師這樣直白地跟我們對話,
歡慶生命是一件愉快的事情,碰觸死亡的感覺,其實並不舒服。
然而進入大學,接連著我身邊的同學又離去了。半年一個同學的離開,或者進入加護病房的昏迷,我開始強烈意識到,死亡其實是很容易發生的。然而,死後的世界是什麼,出生之前又是什麼?儘管生活裡,關於死亡這件事情,還是最常被家人拿來跟「孝順」掛鉤在一起,好像不斷被強調與提醒,死亡只有屬於那一些犧牲奉獻的大人專屬的,晚輩子女都不會發生。
不過,現實生活裡,長輩們都活的挺好的,倒是幾個活力四射的朋友離世,這樣沒有邏輯的情緒威脅,也就崩解。
那麼,死亡究竟是什麼,如果除了真正的停止呼吸離開人世,為什麼這樣多人要動不動喊著想死了、去死一死好了。後來我頓悟到,活著的人,只要以為自己無法呼吸,可能他的生命對他而言,就形同於一個死亡狀態。
死亡意味著結束,死路一條了。很多時候,我們會窒息而想要攀附可以繼續活著浮木。這樣就可以理解那些明明身體硬朗,心卻死了的人們,用一種想像的方式在封閉自己。
別忘了,你是可以呼吸的。呼吸是很自然的事情,因為太自然,於是我們忘了所有的生命是從呼吸開始與結束的。所有對於生命的比喻,都適用在人際關係裡,所有的開始與結束,所有的窒息與自在。無論如何,就像是花開花謝,唯有我們意識到一朵花的存在,本身就是它的價值,於是我們也會明白,出生與死亡,將會是我們身而為人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