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五月得知罹患乳癌二期,和醫生討論一連串的治療方式時,就開啟了一次又一次的「選擇」——要局切還是全切?要用這個藥還是那個藥?也在經過半年的化療、放療的留職停薪期間,因為大量的閱讀和自我對話,才學習到「我其實可以選擇,選擇以外的選擇。」
「這可能是我自己夢想成真的一件事。」
說完,所有人望向我。
在那場名為「癌友復職前的準備」心理講座上,講師邀請學員談談自己「發生了什麼事」,在許多驚嚇、不知所措和極度悲傷的答案之外,我的回答讓現場在座的人感到不可思議。
當我娓娓道出,從結婚、生子、創業十年再回到受疫情影響的職場過程中,面臨到的一些糾結和痛苦,幾次生不如死的感受,對生活以及對自己的無能為力感到失望,然後癌症就找上我了。
打開健保快易通,可以看到2019年我的就醫記錄是57次,意謂著每週一次,我都要看醫生,從感冒、過敏、鼻炎、眼科、皮膚科到復健科。2020年全球疫情爆發,重新回到職場的我,壓力大到患了焦慮症。即便如此,我卻沒有給自己「停下來」這個選擇(應該說當時沒有想到可以有這個選擇),當我對著伴侶說出「我好累哦!」對方回應一句:「誰不累?我也很累啊!」於是兩個人繼續拖著皮囊、追著日子、數著帳本。
這是什麼樣的意志力?可以在身體這麼累、心裡頭這麼痛苦了還不讓自己休息?還在追求想要成為廣告詞中「更好的自己」?
罹癌後,我終於,停下來。
開始化療二個月後,伴侶也跟著停下來,我們,就一起好好陪伴彼此,休息一段日子吧。
這段時間,我積極治療,療程是手術局切後,安排六次的化療與二十次的放射線治療。注射三種化療藥物進入我的身體,時間需要六小時以上,打完藥身體會非常疲累,緊接著三週後再進行注射。
因為化療藥物副作用是大量掉髮,所以我早早就理了光頭。除了休息,也開始大量閱讀、學習靜心打坐,展開自我對話,跟身體、心靈,跟我的意志對話。
雖然至今我還是不能認同「罹癌是一個禮物」這種說法,但我接受「每個安排有祂的用意」。因為這個安排,讓我領悟了好多事。
總結來說,我深刻地體會到,過去的日子裡,沒有「我」的存在,我的意識由他人的期待堆疊而成——從小,是家人的期待;校園裡有老師的期待;長大後進入職場,是公司和社會集體意識的期待⋯⋯幾乎沒有人真正關心「我」,沒有人問我「這樣做你開心嗎?」、「現在的你快樂嗎?」最後這個我生病了,也驚覺暫停了工作之後,我居然不知道該怎麼過日子了!
一個我,有三個層次:身、心、靈。
明明身體(健康)是第一順位,但整個世界都把這個「身」形塑成「身分」,大部分的人拚命在努力,為了求一個受人尊重與崇拜的身分。六個月的時間,我重新梳理身、心、靈,尋找我自己的意志。我想尋找初入人間時的「本靈」,請求信仰領我開啟智慧、探索生命。
第一步先好好調養身體,隨著X光、超音波看向我的身體,還有機會修復,儘管外觀上已有很大的不同,但莊子曰:「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生命議題,也讓我轉移了注意力。
我開始上市場、買菜、料理,給身體也給孩子們天然與足夠的營養;睡好覺,睡前靜心打坐或閱讀,讓自己平靜下來準備好好地休息睡覺;學習溫柔、平常心,不期不待方能自在。
溫柔說話,溫柔思考,溫柔微笑,溫柔地撫摸身體,持續練習。
我在這樣的日子裡,慢慢遇見本來就很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