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關係」來說,兩個人的認知是否對等,是相當重要的。當我們與別人對同一段關係的認知不對等的時候,就容易產生某一方的期待落空,或是某一方感受到對方的期望,積於壓力,被迫做出回應,但心裡其實不願意的狀況。
舉例來說,兩個剛認識的人,如果其中一方突然開口詢問對方過於私人的事,或甚至突然提出交往要求,另一方都很容易感到錯愕,心裡的OS就是:「我跟你有這麼熟嗎?」這就是關係認知不對等。
一般來說,關係都是循序漸進的往上提升的。而在提升的過程中,它需要有足夠的感情基礎,才可能產生讓關係晉級的意願。例如面對剛認識的人,我們需要多幾次的見面或相處,才會對對方產生更多安全感及信任,也才有可能想拉長彼此的相處時間及頻率。
多數人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把自己的期望,加諸在對於這段關係沒有同等期望的人身上,並做出太超過的行為,然後把對方嚇跑。例如在網路交友上剛聊了一次天,就急著想一直約人家出去,明明才剛認識,聊得也不見得很熱絡,就急於往下一步推進,認為這樣才有效率、才節省時間。
說真的,如果真的這麼想省時間,找炮友或去相親結婚是最快最省時的,大家目標一致、有志一同,就可以直接上床或準備婚宴了,雖然事後的關係狀況如何又是另一回事,但在前半段確實是省到了時間。
基本上,建立一段有深度有品質的關係,都需要付出時間跟心力,無論什麼樣的關係都是。人與人本來就需要透過相處所累積出來的點點滴滴,來建構對於一段關係的感情及信任,如果只求速成,當然也有關係快速跳階的方法,但很容易因為關係地基的不穩固,而導致往後關係在遇到挫折時,輕易的破裂。
如果想建立穩固的關係,每一步的前進都是重要的,尊重對方有沒有想讓關係前進的意願也是重要的,而意願取決於你是否賦予了對方足夠想前往下一階段的感情基礎,不論是新鮮感、安全感、信任感、幸福感⋯⋯,每一項都關係著對方是否會想往前進的意願。
在兩性關係上,不管男女都一樣,我們很容易忽略了對方的意願,單向的期望關係在多短的時間內,往某個方向前進。這時候,我們就會因為自己「想要推進關係」的欲望,而做出過多的行為,這些行為即是我們所謂壓力的來源。
舉幾個例子:當一男一女在認識初期,女生就追問男生的資產狀況、收入、家庭成員組成,這就是明顯的不符合關係。對女生來說,可能會認為:「我要先知道他的狀況,才能考慮要不要繼續跟他發展下去啊!不然不是很浪費時間嗎?」是的,很多人會以為先得到資訊是重要的,但前提是你的資訊要正確。在關係初期隱匿資訊是很正常的,我們實在沒有必要告訴一個不熟的人自己太多的私人資訊,尤其如果妳遇到的是有心人,那他更加不可能告訴妳詳細的正確資訊。
第二個重要的是,如果妳是以對方的現況來判斷要不要繼續往來,那別人也可以從妳的姿色來決定妳是不是他要的。
這件事很公平,也很現實,如果妳只懂得要求別人的現實條件,那妳就會得到相應的結果,如果妳只想看對方的財力證明,那對方挑剔妳手毛太長、年紀太大、長得不美,也是很理所當然的。這樣對等的情況,不叫建立關係,叫交易——用美色交換財富的交易。如果這是妳想要的,誠心推薦婚友社,真的很有效率。
再來,如果一男一女在認識初期,男生就不斷開不合宜的玩笑,或是不斷丟出以交往為前提的發言,女生很容易會覺得WTF,認為:「你哪位?」然後就開始疏遠、晚回,甚至是不理,這就是急於想讓關係跳階,卻沒有讓對方有同等意願的後果。普遍而言,男性的目的性都比較強,因為習於處理事情,所以在做每件事的時候,男性都很容易先有一個預設目標,例如交往或是結婚。當男性認為無法達到這個目標的時候,就很有可能果斷放棄,因為不想投入之後還沒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可是這種「如果妳不跟我交往,那我們就不要聯絡」的想法,其實跟女性常有的「如果你不想娶我,那我們現在就可以分手」是一樣的,並不是對方真的不想這麼做,而是你沒有能力讓對方想要這麼做,這才是關鍵。
我們以前會以為,用最高目標做為標的是省時的,所以我們的一言一行,全都努力朝著這個方向前進,並且想用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方式,讓目標達成。這麼高效能的方式在處理事情上可能很有效,但如果用來處理關係,往往都不會得到什麼好結果,因為關係是堆疊的,有了第一層的關係,才會發展出第二層,慢慢的才會產生第三層,因而最後想要前往第四層。但當我們想省略中間的一二三,直接跳到四的時候,就會讓別人感覺到侵略性,一種意願不被尊重的侵略性。而「被侵略」的感覺,就會讓人不由自主的豎起保護牆,將他人阻擋在外,這時關係的建立就會中止。
所以,如果你常遇到在與他人建立關係時,突然無法前進,甚至關係劣化的話,請回頭去思考一下,你是否曾經在關係還未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做了太有侵略性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