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ll安靜看世界】職場上,到底什麼時候才可以做自己

「怎麼辦,我好緊張、我好緊張」每次上台/簡報/跟重要的人碰面前,我都會不由自主地碎念;而且我知道,這種時候,不管是在手掌上寫人字吃下去、把台下人頭當作西瓜、或假裝他們只是一群布偶⋯⋯這些民間療法一律沒用。

「不要緊張啦,你就做自己就好啦」旁邊總是會有人好心提醒我,但效果通常不太好,後來想想其實也沒什麼好意外,因為我就是很緊張啊,「做自己」就是要我做個很緊張的人,我就自顧自地繼續緊張也是剛好而已⋯⋯到頭來,問題一點都沒有解決。

場景可能不一樣,面試時、剛到新團隊時、新創團隊爭取投資時、主管績效考核時⋯⋯職場上有太多這種我們要決定是否展現自我的時候。有一派專家鼓勵 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演到變成真的為止),也有研究顯示做真實的自己工作效率和創意才會高,這兩路人馬造成職場工作者心情很亂,我們不知道到底是要演還是不要、要做自己還是不做;或是,如果要在兩個之間輪流替換,什麼情境下要用哪一套?

華頓商學院教授Adam Grant最近給我一些啟發,在三個原則(前題)之下,我們做自己比較自在。

1. 如果做自己無損你的專業度,你可以展現自我

想像一下,如果去聽演唱會,台上是張惠妹,她說「台下好多貴賓,今天特別緊張」,你聽起來如何?如果台上是名不見經傳的新人,她說「台下好多貴賓,今天特別緊張」,你覺得如何?張惠妹已經是通過長期市場考驗、見過大風大浪的天后,大部分人會覺得她說出自己的緊張,是一件坦率可愛的舉動。如果同樣的話出自一位菜鳥歌手之口,聽眾大概容易會開始想:「這人又菜又緊張,她真的行嗎?算了,還是不要浪費時間」。同樣的道理,如果工作面試/提案/參加選秀;如果你沒有比其他競爭者亮眼許多的實績,建議還是不要太顯示自己脆弱/激進/憤世嫉俗的一面。

2. 有同理心,才有資格做自己

網路時代大家都有相同的發言權,甚至有些平台會特別鼓勵激進、極端的發言或創作,畢竟有爭議就有流量,有流量才有能見度或影響力。但身為創作者,很多時候這些結果可能都會由自己承受。譬如在網路上發表偏激的影片,廠商可能會覺得形象有爭議而抽回業配合作。雖然聽起來像老生常談,不過比較好的方法,其實就是要在不讓他人不舒服的情況下做自己。一句話來說,就是 “Be yourself, unless you’re an asshole.” (做自己吧,除非你是混蛋)

3. 建立地位之後,再做自己

職場工作者最痛苦的狀況之一,無疑是「磁場不合」。跟自己不合的可能是企業文化、主管風格、或團隊行事作風,只要不對盤,遭殃的通常是個人。無論你的專業程度或貢獻,輕則被邊緣化、重則被請離開。但風格、文化都難以具體描述,職場上磁場不合也不是找命理老師排八字、或跟老闆一起去做心理諮商可以解決的。Adam Grant建議「先展現忠誠度,再做自己」。你不一定要把頭髮染成跟大家一樣的顏色、或雷射除掉手腕上的刺青,但你要先證明自己以團隊優先。用句踐來做類比的話,這個階段就是在吳國當人質、忍辱負重的階段。在建立功績、確保地位和話語權、大家充分相信你不是個為反對而反對的人之後,再表達那些(忍很久的)意見。

話說回來,雖然是圈粉無數、管理界金童的最新研究結果,但好像長輩們耳提面命的也相差不多。「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果然是對的。

(參考 Work Life with Adam Grant:Authenticity is a double-edged sword)

Jill 張瀞仁

只寫了一本書的作者、不喜歡講話但好像可以激勵人的演說者、非營利組織工作者、跨國團隊管理者。 不折不扣的內向者。 喜歡閱讀與搖滾樂、喜歡球場上的人生智慧、還有甜食。
ig-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