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太太電影推薦】婚姻故事 不讓相愛的人走向分離

最近看了電影《婚姻故事》,這是以一段婚姻的結束為開始的婚姻故事,看之前有點猶豫,因為有人說這是一部婚姻勸退指南,除對婚姻生活感到幻滅還會產生不想踏進婚姻的後遺症。由於女神史嘉蕾喬韓森(Scarlett Johnasson)飾演太太,實力派主演如何表現這樣平凡普遍的婚姻生活,讓兩位太太鼓起勇氣研究,看完之後認為這部應可以當做已婚人士的Don’t  Do首則,就是反著做的婚姻指南。

故事聚焦在獨立戲劇導演查理和演員妮可這對夫妻上,他塑造了她,她成就了他,看似天作之合,生活美滿,卻走上離婚。

電影一開始是兩人甜蜜的愛情回憶,即是愛情存在過的證明,也是彼此對婚姻生活裡的記憶。他們分別講述眼中受對方吸引的優點,有趣的是,對彼此的個性描述中,都提到對方的爭強好勝(competitive),這也是親密關係裡最容易產生衝突的致命傷。

婚姻生活裡一地雞毛、坑坑疤疤,各種挫折、撕扯都有。但導致他們走不下去的原因,我認為是查理沒有把妮可當成獨立於他之外的東西,妮可在這段關係裡沒有機會活出她自己的部分。她在這段婚姻中沒有發言權。

家裡的每個傢俱都是查理挑選的,妮可從來沒有被詢問過意見,就像兩人之前商量好的婚後每隔一段時間要回洛杉磯住一陣也始終沒有成行;查理總是答應讓妮可下一部做導演,也永遠只是下一部後再下一部的推遲。讓妮可覺得從來沒有為自己活過,只是讓查理活得越來越有活力,對於要帶孩子並和查理工作生活在紐約而錯失許多其他演出嘗試機會的妮可,事業停滯不前。在妮可得到洛杉磯的演出機會時,查理沒有支持反而嘲笑她的夢想,並要求妮可把賺來的錢投回劇團。這才讓妮可意識到自己在婚姻裡犧牲太多,早已失去平衡,不再清楚知道自己到底是誰,這才讓她從夢中清醒過來選擇走向離婚也是找回自己的道路。

我一直以來非常疑惑,是什麼讓曾經深深相愛的人走向分離?我認為這部電影給出了答案。電影裡查理失去了繼續理解妮可的心,也不願意支持她的夢想,他只想掌控他理想生活藍圖裡的一切,妮可只是他生活的一個部分,他們兩人的生活需要以他為主,不願意為她改變生活地點與習慣。

我們的人生在步入婚姻前,都是在學習並塑造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我」,然後以為這個更好的自己似乎就可以跟另一個生命個體完美連接,完整契合地進入婚姻。經歷過這一切的人都知道,婚姻是個修煉場,在親密關係裡,除了有個愛你懂你支持你的人之外,我們更能透過對方再次更深入的認識自己。對,更深入的瞭解自己。人生是一條不斷流動的生命之河,我們都會改變自己的想法、感受、觀念,除了不斷的認識自己之外,也要持續認識對方,我們的愛情並不是在結婚當天就功德圓滿了,那只是一個階段,當進入婚姻之後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就是學習從單數的我,到雙數的我們,再到複數的一個家庭。為什麼要這麼累的不斷認識自己、認識對方,因為唯有帶著意識的懂得自己與對方,才有可能朝向和諧、理解、包容並互相支持與持續相愛。

兩位太太經歷一樣的過程,從交往到結婚,都會把每一次的爭吵當成再次深度了解彼此的機會,從這裡為彼此讓出一些空間,把這個過程當成彼此生命可能迎向更具深度的理解與結合的契機,帶著這樣的認知與信任,帶著這樣的開放與柔軟,那麼痛苦的衝突會帶來滋養兩人情感的養分,有這養分和理解才能讓相愛的人繼續相守。

「有一個人緊緊地抱住我,有一個人深深地傷害了我,但也讓我發現,我還活著。有一個人太需要我,有一個人太瞭解我,有一個人讓我為之停留,也讓我身處地獄,卻又拉了我一把,使我繼續活著。有一個人用愛填滿了我,有一個人迫使我去關心,有一個人讓我可以去經歷這一切,使我可以在那裡陪你一起恐慌。一起想辦法讓我們生存下去。」電影最後查理唱的這首經典歌曲「活著/Being Alive」不只道盡了愛情/婚姻的甜蜜與苦澀,而是說明了沒有愛的人生,是多麼空洞。即使我們在學習愛的道路上仆了街滿身是傷,但沒有愛沒有付出過的生命怎麼算真正的活過?

文/王嘉菲;圖/取材自IMDbempireonline

王嘉菲的更多好文可到粉專拜訪 拉拉手在一起。兩位太太

facebook-default
ig-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