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ll 張瀞仁】劫後餘生

很多大家喜歡的金句,我都不太能理解,譬如賈伯斯的傳世名言「把每天都當最後一天過」。

我會帳戶裡面一塊錢都沒有,因為我以為昨天是最後一天所以都花光了;
我會吃下超過一萬卡的美食,反正最後一天,健康體型一點都不重要;
我搞不好會完全不工作,都快登出了,當然是趕快玩。

但最近對這句話卻有了新的理解。

我的工作常需要出差,跨越十幾個時區並不罕見,像香港這種兩小時以內航程的地方,我都覺得算很近。

只是香港最近不太平靜。

原本預訂六個國家的代表要在香港開會,雖然新聞看的觸目驚心,但想說「只有週末這樣吧」、「只有金鐘/中環這樣吧」,我們還是訂了機票和飯店。

出發前的周末,執行長從美國緊急來訊,宣布會議無限期延後。

第二天,看到電視上機場週邊交通癱瘓、市民旅客被無差別攻擊、機場快線被破壞,「那是我們原本要去的那站啊」、「那不是我們約好要見面的地方嗎」我跟其他國家主管驚訝到不行。安坐在台北家中的我,突然有種九死一生、撿回一條命的感覺。

既然命是撿回來的,我要拿這條命來做甚麼呢?

第二天,我為自己規畫了一整天的「死亡/重生之日」。這天不開email、不上班、不處理公事,我只做我真正想做的事。因為生命很可貴,我好不容易得到了;即使只有一天,我想要把它當作最寶貴的、唯一、也是最後的一天。

我先去買菜、把家裡打掃了一遍、洗了衣服、幫女兒最喜歡的長洋裝曬地暖暖鬆鬆的。選擇做這些事我自己也蠻驚訝的,畢竟我平常完全是懶散到不行的人;但後來想想,如果明天我就消失了,或許讓家人回家有喜歡的食物、舒服的空間、讓女兒可以開心穿喜歡的衣服,也是我的最後價值。

我帶著樹木希林的書《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到一家想去很久的咖啡廳,跟媽媽共進午餐。但在陽光燦爛微風徐徐的午餐後,事情完全變地跟我想像的不同。

本想安靜看著這本關於死亡和人生的書、或在 Netflix 上挑部是枝裕和的電影,但我卻下意識地打開文件,開始校譯稿。譯稿是翻譯我的作品《安靜是種超能力》,明年要在美國出版上市。

「我在幹嘛,不是說不要工作嗎?」

看著電腦銀幕上的稿件,我不只不想關掉,還想一頭栽進去,巴不得一天8小時都能做這件事。

我這麼喜歡校稿嗎?才不是。
我喜歡翻譯嗎?也不是。
那為甚麼要用寶貴的這天來做?因為……因為……我不知道。

是覺得這本書可以幫助人嗎、是想要留下些東西在世界上嗎,那些都太遙遠了。

如果今天是最後一天,我想喝一大杯珍奶、在家裡沙發上聽我喜歡的音樂、看我想看的電影、或許找個讓我平靜的地方(想是棒球場)繼續工作,只是因為我喜歡。

你會怎麼規畫呢?或許挑個一天,一起來試試看吧(笑)

Jill 張瀞仁

只寫了一本書的作者、不喜歡講話但好像可以激勵人的演說者、非營利組織工作者、跨國團隊管理者。 不折不扣的內向者。 喜歡閱讀與搖滾樂、喜歡球場上的人生智慧、還有甜食。
ig-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