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大哉問】孤獨適可而止,已讀不回難幸福

認識一些喜歡享受一個人的感覺的朋友,但有趣的是,他們有時喜歡一人品咖啡,但卻在臉書上po文讓人知道他自己喝咖啡,有時候又喜歡揪人品咖啡,喜歡自拍(各種自拍的工具很齊全也很先進),但卻不喜歡被人拍照,po上臉書,在意按讚數⋯⋯

曾經有一位「孤獨才女」,她跟我分享:「孟玲姐,其實我從小看到父母用口語的謾罵,我告訴自己我不要用嘴這樣說話,久了我不善言語,我會用音樂,用文字,用藝術來表達自己,但就是不會用言語,不用言語的結果,在團體中我就像是玻璃人,被玻璃隔絕在大家當中的人,我有很深的孤獨,我期待被愛,當我看到《小王子》裡被用玻璃罩住的玫瑰,好像自己,孟玲姐,我不想要再當一個旁觀者,也不想要當一個隱形人,我想要當一個與人可以真實互動,享受人群,擁抱人群的人。」

我問她:「你是品嚐孤獨,享受孤獨,還是習慣孤獨?因為我從你po文中可以感受到你對孤單的矛盾,而在影像中,更可以讀出你想擺脫孤獨的渴望。」她說:「孟玲姊,你講對了,說真的,我也不知道我是哪種人?」

因為在現實生活中,這樣孤獨香氛者,有時也會時常被歸類為「已讀不回」族群,在族群中大夥真不知你到底是在還是不在。面對這問題,這位「孤獨才女」回應是:「但有時發現其實跟人互動好累,連回訊息我都覺得懶,所以已讀不回的確是我時常的模式,我跟朋友的確常因為這樣不開心,但我真的覺得沒有什麼好回應的,你要我做什麼就交辦,幹嘛囉唆一堆,跟人相處真的好累!」

我手邊越來越多案件,因為配偶抱怨另一半對於訊息「已讀不回」,並且相處時也多半滑手機,對她穿什麼不在意,講什麼沒在聽,讓她感覺好像是在對空氣說話,久了就不想講了,兩人剩下就是各滑各的手機,但彼此仍舊已讀不回⋯⋯當你問他為何不回應,他(她)會深呼吸,然後說「要回應什麼」,然後悠悠地說「關係好有壓力」。

其實親密關係中,雙方一定要對感情有責任感,責任感的英文是Responsibility,從字面上來看,其實是個回應的能力,這責任不只是不劈腿不外遇,還要有為關係付出以及經營關係的心力,為關係付出最基本的就是對你講的話或你的情緒要有回應,而經營關係心力的表現,也在於對於你的感受他有何互動,讓你和他在關係裡得到被理解被重視被珍惜和被保護。

這種回應的能力在關係中十分重要,因為關係的經營,不是一堆任務完成(錢賺回來繳房貸房租,生養孩子,繳孩子各樣費用,假日回家給父母看⋯⋯),關係的經營最重要的不是以上事項完成打勾,而是對方的心你是否照顧到,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對於他的回應,你有無對的解讀,對的回應,有無愛的互動,愛的交流,這些才是最重要的,也才是幸福的確據。

至於一個時常已讀不回,甚至有時封鎖或不讀不回的人,恕我直言,除非因為群組資訊真的太多,不得已退出群組外,對個人的訊息,甚至對於已經有情感的人的訊息,會時常已讀不回或不讀不回,探其真意⋯⋯他覺得「你很吵」,當一個人對於關係中的另一半覺得「很吵」,其實他內心已經不喜悅彼此的互動了,這樣的關係,最後可能會走到躲貓貓的狀況,你用所有通訊軟體找他,他都消失在茫茫的雲端上,但卻在別人臉書資訊中發現他的對話,我相信你一定氣炸,等你要再跟他表達你的情緒,又已讀不回,不讀不回,不然就是讀了,然後回應:「我就是這樣,不然你要怎樣,你真的很吵,不爽就分手啊!」

而時常已讀不回或不讀不回的人,或許他不擅長情感的接收及表達,所以當伴侶或配偶這樣「旁觀半隱形人」,就是你要習慣跟影子共舞。但親愛的,幸福是要有愛的接收能力,在意對方的感受。幸福是要有愛的回應能力,照顧對方的感受。如此在關係裡,才能跨過孤獨的牆,與人交流及真實接觸,更能與人真實相愛,一起品嚐那份真實的幸福。

吳孟玲

家事案件律師,處理過很多婚姻和親屬間糾紛事件,心有所感,特別創立粉絲團「幸福大哉問」,用平易近人的口吻、引人共鳴的故事述說幸福,探討兩性間的相處,還有經營家庭的觀察。 她要以女性視角,讓大家發現幸福、等候幸福、搶救幸福、享受幸福。
ig-default